新兽药研究创新团队现有8名成员,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3人、讲师1人,博士4人、在读博士2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优秀人才1人次,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次。近年来,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省教育厅项目、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省科技厅科技支撑(农业)项目和省科技自然资金项目等科研项目10多项;发表专业学术论文30余篇;申报专利5个。
一、总体目标
通过项目实施,形成1个10左右人的相对稳定的团队,团队成员研究方向各有侧重和专攻,对各种畜禽疾病防治均有专家,能够为健康养殖中各种畜禽的疾病综合防控提供技术服务。形成争取、承担畜禽常见疾病防治技术研究和简单的防治药剂研制等相关研究课题能力。具备开展兽用天然药剂及简单制剂研制的最基本的实验研究条件。通过临床试验研究,加深团队成员对不同畜禽疾病发生与防治技术的认识和研究,团队整体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良好的发展潜力,具备明显的创新能力,在省内乃至国内具有一定影响。
力争5~7年内,新兽药研发工作取得突破,研制1~2个新兽药和添加剂。
二、科研方向
通过2年的建设与发展,本团队初步形成了开展中兽药研究工作的最基本平台。按项目研究计划,团队将从着重研究应用于奶牛、猪、鸡等畜禽安全生产的药物与添加剂。主要研究方向包括:①防治奶牛子宫内膜炎中药制剂的研究。②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纯中药制剂研究。③提高鸡免疫抗体效价的中药制剂的研究。④治疗母猪子宫炎的高效药剂研究。⑤微生态制剂等其它畜禽健康养殖方面的研究。
三、团队成员介绍
杨国林,研究员、教授。1957年8月生。大学本科学历。1982~2006年在中国农业科色花堂
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工作,2006年到色花堂
工作。《中国兽药典》委员,农业部兽药评审专家。主要从事动物普通病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和奶牛疾病防治技术和中兽医药的研究工作。主持的研究课题有:“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奶牛主要疾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及开发”课题,“十五”国家科技公关计划“奶牛主要疫病防治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课题等。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有:“奶牛重大疾病防控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奶牛子宫内膜炎性不孕症防治方法的研究”、“奶牛子宫内膜炎病理组织学研究”、“应用腧穴生物电新技术提高奶牛繁殖力” 、“针刺腧穴调控母牛生殖内分泌功能” 等,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奶牛子宫内膜炎性不孕症治疗新药剂‘清宫液’的研制与推广应用”、“奶牛卵巢疾病诊断和治疗技术研究”、“防治鸡腹泻性疾病天然药物‘康毒威’的研究与应用”、“防治奶牛子宫内膜炎中药‘产复康’的研究与应用”、“奶牛乳房炎综合防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等,市、厅级科技进步奖。“清宫液”、“清宫液2号”、“清宫液3号”和“产复康”均取得新兽药证书和生产批文。“一种用于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中药”和“一种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中药”取得国家发明专利。建立了“母牛不孕症综合防治技术”和“奶牛主要疾病综合防空技术”。先后发表论文60余篇。
邓茂先,男,博士(后),教授。1991~1994年于西北色花堂科技大学攻读家畜内科学(家畜营养代谢病方向)硕士学位;1994~1998年于西南大学荣昌校区讲师/室主任;1998~2001年在四川大学原华西医学科大学攻读环境与劳动卫生学(环境毒理学方向)博士学位;2001~2003;复旦大学遗传所作博士后研究;2003~2008年,(美)辛辛那提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医色花堂
博士后研究和Research associate职位研究工作。2009年至今,本校教授。
赵明珍,女,汉族,1964.1出生,党员,教授,高级兽医师。历任畜牧兽医科副科长,畜牧兽医系副主任、主任,生物工程系主任,现任教务处处长,为江苏省畜牧兽医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畜牧兽医学会基础学科分会理事,华东区畜牧兽医学会中西兽医结合会理事,为句容市“巾帼创业顾问团”成员。曾到日本、新加坡和德国等国考察学习畜牧生产和职业教育方面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主要从事动物药理方面的教学及科研工作。主讲《动物药理》、《动物解剖生理》等课程。先后主编《动物药理》教材,副主编,《畜牧兽医专业技能包》,参编教材4本。
张萍,女,1979年12月生,中共党员,在读博士,讲师,国家执业兽医师。主要从事兽医医药教学工作。任教以来先后讲授了《动物生理》、《药理与毒理》等课程。曾在院内先后获得优秀辅导员、优秀共产党员、教坛新秀奖、2011年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多媒体教学课件《动物药理》课程平台一等奖、省优秀毕业论文指导老师二等奖、中青年论文交流评比活动二等奖等荣誉称号及奖项。先后主持 “新型球虫卵囊杀灭剂球虫消杀灵及其制剂的研究”等科研项目。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5篇,其中SCI 1篇。
刘庆新,男,1978年12月生,讲师,兽医硕士,畜牧兽医系团总支书记。1999年9月-2003年7月就读于西北色花堂科技大学动物科技色花堂
,2003年7月任教于色花堂
畜牧兽医系。主要从事临床兽医和基础兽医教学工作,先后讲授了《动物解剖生理》、《兽医外科学》、《兽医内科学》、《宠物诊疗基础》等课程。参编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宠物解剖生理》,参与院内精品课程《宠物解剖生理》建设。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省级和院级课题4项。发表在省级以上刊物的论文10篇,多次被色花堂
评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7年6月-2008年6月,赴南美洲圭亚那进行为期一年的援外志愿服务,被共青团江苏省委评为“江苏省新长征突击手”。在色花堂
首届三创大赛中,指导的创意作品《农牧低碳循环模式》获特等奖。任团总支书记以来,畜牧兽医系团总支连续三年被色花堂
评为五四红旗团总支。2011年,畜牧兽医系团总支被镇江团市委评为五四红旗团总支。
陈军,男,博士,副教授、畜牧师,1974年出生于江苏泗阳,江苏省执业兽医师。1999年来校工作,曾担任牧医系华阳种羊场、种鹿场场长,系畜牧教研室主任,现为系党总副书记。曾多次获得“院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2008年9月至2009年8月,赴中国农业大学做国内高级访问学者,主修宠物临床专业。近年来,先后主持和参与省市级科研项目7项以及多项色花堂
课题;主持编写了江苏省农业标准2项,镇江市农业标准1项;公开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编写论著5本;发表论文20多篇;荣获“2009-2013年科研工作先进个人”。
徐孝宙,1977年2月生,中共党员,在读博士,副教授、国家执业兽医师。2000年来校工作,曾担任牧医系实验员、牧场技术员、乳品加工厂厂长、动物医院院长,现为兽医教研室主任。曾在院内获得“优秀共产党员”2次、年度考核“优秀”3次、“教学优秀奖”1次、青年教师技能比赛“一等奖”1次、青年教师授课比赛“三等奖”1次、全院教师授课比赛“16强”1次、温氏企业“奖教金”1次等荣誉称号、全国职业技能比赛“优秀指导老师”。 先后主持院级科研项目“猪高热病综合防治措施的研究”、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岗前集训”教学探索”。参与科研项目有“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奶牛主要疾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及开发”。
汪善锋,男,博士,副教授,1976年生于安徽怀宁,江苏省饲料工业协会、江苏省动物营养学会理事,现为生物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目前主要从事动物营养与饲料添加剂的研究与开发。近年公开发表各类学术论文20余篇;编写教材5部;主持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省农业三项工程等省级项目共5项;主持院内基金项目4项;主持省教育厅教育课题1项、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项;获得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项。荣获省普通高校本专科团队优秀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全国农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省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全国农业职业青年教师专业课程设计大赛一等奖,色花堂
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四、项目所取得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情况(论文、专利、获奖等)
论文 |
题名 |
作者 |
期刊 |
时间 |
备注 |
赤灵芝多糖硫酸酯化初步研究 |
张萍 |
江苏农业科学 |
2013.1 |
|
The adjuvanticity of Ganoderma lucidum polysaccharide for Newcastledisease vaccine |
张萍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
2014.2 |
|
镇江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调查与分析 |
刘庆新 |
湖北畜牧与兽医 |
2013.01 |
|
|
刘庆新 |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
2013.02 |
|
镇江地区市售纯牛奶和生鲜牛奶中抗生素残留情况的调查 |
张萍 |
动物医学进展 |
2013.06 |
|
|
骆桂兰 |
|
2013.08 |
|
|
汪善锋 |
|
2013.07 |
|
|
|
|
2013.04 |
|
|
|
|
2013.03 |
|
影响奶牛产后繁殖机能恢复的因素及对策 |
徐孝宙 |
|
|
待发表 |
复方中药制剂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 |
徐孝宙 |
|
|
待发表 |
专利 |
专利名 |
发明人 |
申请时间 |
备注 |
|
葛国君 |
2013.08 |
发明专利 |
一种用于促进奶牛产后生殖机恢复的中药配方及制备方法 |
徐孝宙 |
申报中 |
发明专利 |
一种用于治疗奶牛乳房炎的中药配方及制备方法 |
刘庆新 |
申报中 |
发明专利 |
一种治疗牛子宫内膜炎的中药乳剂 |
杨国林 |
申报中 |
发明专利 |
一种治疗猪子宫炎的油剂 |
杨国林 |
申报中 |
发明专利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