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葛家明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超)亩产七八千斤,销售额每亩近两万元……5月是西瓜和甜瓜上市的时节,在江苏镇江市丹徒区,两位95后“种瓜青年”忙得热火朝天,他们每天四五点天色蒙蒙亮时就一头扎进瓜棚,晚上七八点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住处,辛苦之余也收获了创业以来的“第一桶金”。
几个月前,这两个外地小伙子来到丹徒区荣炳盐资源区曲阳村,“一口气”承包了25亩大棚种植甜瓜与西瓜。让村民们意外的是,两位95后都是大学生,一个叫余福存,是安徽宣城人,一个叫张志林,来自云南丽江。
村民们不禁疑惑:“这两个外乡的年轻人怎么跑到咱们这地方来搞承包了,难不成这地里能寻摸出金子?”
其实,两位大学生都是色花堂
2020届毕业生,自去年10月开始,他们就利用顶岗实习的时间,开启了创业之路。
“我们这届同学私下里常常交流毕业后的打算,大多数人会选择去企业、单位工作。”余福存说,“大伙儿可能想生活更加稳定,我俩比较特殊,希望靠一技之长干点事业。”由于在校期间学的是园艺种植专业,并且在校内进行过西瓜嫁接育苗等实践,掌握了一定种植经验,他们希望能在西瓜和甜瓜种植方面找到商机。
位于丹徒区最南端的曲阳村,近年来确定了“农业+旅游”的整体产业发展思路,流转村民闲置土地进行果蔬种植,农业产业基础较好。同时,这个村庄距离他们的母校不远,便于获得更多学校的技术“加持”。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两人决定让创业蓝图在此落地。
承包土地只是创业第一步,初出茅庐的两人很快遭遇挑战:基础设施如何搭建?水源、肥料如何解决?销售环境如何改善……一连串的问题接踵而来。余福存说,刚接手这块地时,只有最基础的大棚钢架,其他方面都需要另外投入,自行出资建设。
幸运的是,他们得到了学校的资金扶持。先后投入了10多万元,他们完善了种植大棚的基础设施,解决了水源与肥料的问题。
对于种植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他们也积极联系学校的专家老师,有时,专家和老师会抽空到村里来实地指导,有时就尽可能详细地线上解答,两个年轻人在学校的帮助下一步一步“摸石头过河”,甜瓜和西瓜迎来的丰收季。
相比之下,更让人费脑筋的是销路。一开始,他们的产品大多批发给各大高校的水果店。由于疫情影响,今年许多高校暂未安排学生返校,因此校内的水果店也未能开门营业,甜瓜的销路大受影响。
4月中旬,眼看着甜瓜和西瓜就要熟了,两人决定果断出击,主动去开辟新市场。
他们一方面主动联系市场上的水果商,为了避免单个商铺的需求不高,尽可能多联系几家。另一方面,也选择走零售路线,直接与市场对接。此外,两人接受了专家走访时给出的建议,采取了线上与线下销售结合的模式,积极发挥微信朋友圈的传播功能,拓宽销售渠道。
为了适应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他们培育了多个品种的甜瓜,如镇甜2号、海蜜8号、玉姑、脆美、如意等。其中,镇甜2号在当地颇受欢迎,零售价格在5-7元每斤之间不等。张志林介绍:“不管是哪个品种,我们都力求做精品,精品也是我们今后的路线。”
目前,他们种植的各种甜瓜平均每亩可出产七八千斤,按照当前的销售趋势预估,今年每亩产值预计近2万元。
基础设施搭建好了,销路也被打通,两人终于“长舒一口气”,但忙碌并未因此终止。
“种瓜是件需要一以贯之的事情,从育苗到收获,我们都要做好天天扎在瓜棚里的心理准备。”余福存说。目前他们仍需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确保甜瓜和西瓜都能够顺利销售。但相较于此前异常繁忙的授粉期,他们仍“庆幸”最近轻松许多。甜瓜的授粉期短,错过时机就会影响甜瓜产量,两人必须起早贪黑、马不停蹄。虽然在学校就有过实践经历,但是连续多日天刚亮就下地,夜深时才返回,这种劳动强度以前在学校时是不可想象的。“有时就想瘫在床上尽情地睡一会儿,但一想到此前的投入和花费的精力,我们丝毫不敢懈怠。”余福存说。
远在家乡的父母们都曾提出要来镇江帮助他们料理瓜棚,减轻子女肩上压力,但他们都拒绝了。“我们觉得还是等创业多一些成绩,搞出些名堂再让父母过来,担子能自己扛就自己扛。”张志林说,自从他承包瓜棚后,就没回过云南老家。
夜幕降临,空气中浮动的燥热也逐渐沉淀下来,刚刚回到住处的余福存和张志林早已饥肠辘辘。他们仓促地准备一顿囫囵晚餐果腹,一边吃饭一边用手机查看当天的销售情况,感觉比较满意,随后又盘算起明天的日程。
新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