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色花堂
从培养教师职业素养出发,将教学工作与农业装备技术专业建设深度融合,提出专业教师要“农忙下田,农闲科研,将课堂移向田间,将讲台建在驾驶仓”的基本教学思路。
实践中,一线教师工作热情与活力被激发,他们将教学工作与提升教师专业技能、教科研能力、社会服务能力紧密结合,立足教书育人,紧追科技前沿。学校做到了产教融合与人才培养同频共振,为乡村振兴插上科技的翅膀。
将课堂移向田间,将讲台建在驾驶仓
学校机电工程色花堂
共有36名党员教师。其中,由16名党员教师组成的智能农机服务团队已成为学校的党员示范岗。该团队教师均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其中副教授5位、讲师9位、助教2位。
自创建以来,团队始终围绕智慧农机助力国家战略开展了一系列科研教学紧密融合的工作。团队成员广泛联系校企合作企业技术服务骨干,组建了无人机植保、旋耕机维修、农机自动导航等技术保障服务团队。
团队利用微信互联网以及“云上智农”App等平台,以远程视频指导及深入农户、田间现场技术示范“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省内多地多家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开展旋耕机维修、无人机植保、农机自动驾驶作业等多项技术服务,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为此,学校上下逐步形成“能干事、干成事”的工作氛围。
如今,学校教师的脚步已迈出国门,全体教师干事创业激情高涨,晒成绩、比业绩、亮风采,精气神不断提升:学校专门派出两位教师,他们不顾环境恶劣、饮食不习惯及人身安全问题,远赴肯尼亚,协助当地教育部,完成为期6个月的“农机专业师资培训”工作;学校还有5名一线教师入驻兴化某企业,不顾酷暑蚊虫,挑灯夜战,绘制近1000张图纸助力企业产品升级,并指导生产调试……
沉到基层解难题,创新思路立课题
基于教学与技能培训的需要,学校建立了校级“农机虚拟仿真实训室”“智能农机田间作业实训基地”,并与江苏大学共建“国际农机人才培训基地”。江苏省农业农村厅推行的全国首个“省级大学生农机驾驶考培基地”也落户学校,实现了“农机助学、送考进校”,为农业机械化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关键性人才。
学校全体教师“沉到基层解难题,创新思路立课题”,教科研成果逐年增长。两年来,学校教研室共获得校级产业创新团队1个、省级信息化教学获奖1项、校级及地方科研课题10个、省级科研课题7个;授权、受理发明专利12个;教师发表省级以上科技论文10余篇、编写各类教材4部。
自2017年起,学校实施“援智工程”,率先到肯尼亚、加纳、科特迪瓦等艰苦地区进行支教工作、参与企业急切的技术研发工作、深入乡村实施技术指导。教师深入一线,全心全意服务当地人民,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
通过“援智工程”的实施,学校全体教师不忘本职,善于积累总结,凝练形成一批教材、课件、课题项目、专利论文等教科研成果。
为了培养更多理论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师生团体,学校提出“教-训-赛”业务能力提升模式,培养行业“技能大师”。为此,学校鼓励一线教师率先垂范,发扬苦干、奉献精神,参与教学、实训、大赛等组织工作。期间,教师们积累实训、比赛经验,“反哺”课程教学,并将思政元素、劳动教育要义融入到课程中,凸显课程教学实战化,课程思政全程化。一线教师也开始主动思考专业建设和发展,积极探求实施课程思政的育人模式。
产教融合与人才培养“同频共振”
学校积极践行乡村振兴战略,增加了“农业信息化”“智慧农业”等服务项目,为20余家合作社、家庭农场提供技术指导。学校与常州市金坛某生态农业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共建产学研基地的协议。
学校农业装备应用技术专业教师带领学生赴金坛开展农机“三下乡”服务,进行数百亩农田小麦夏收后的耕整地作业服务,帮合作单位解决了农忙时节的技术难题。
为解决上海某技术公司农机北斗自动导航试验环节缺乏场地,缺乏农机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等问题,学校还与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共建精准农业试验基地及精准农业工程中心,为企业产业升级提供有效保证。
在江苏农博园开展的农机田间无人联合收割机秋收作业实践中,学校师生作业精准、智能,平均1小时能收割6亩水稻,效率极高。全体师生紧贴农机智能化、高精尖发展方向,贡献才智、贡献力量。暑假里,“惠农飞防”社会实践团奔赴句容多个乡镇深入乡村开展“惠农飞防”公益助农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服务乡村振兴。
依托江苏省现代农业装备工程中心、江苏省农机人才培养基地,学校成功举办了国家级、省部级、市级农机相关技能竞赛,充分发挥了学校在农机新技术使用、维修领域的优势。
此外,学校还定期开展针对农机考评员、农机维修工、农机师资、基层农民及农机合作社带头人等多层次的技术技能培训。目前,全校师生多次参加国家、省、市(厅)级各类技能大赛,先后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8人次、江苏省技能大赛一等奖4人次等荣誉。近三年来,毕业生“双证率”保持较高水平,就业率均达99%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8%以上。
阅读链接://zqb.cyol.com/html/2020-12/11/nw.D110000zgqnb_20201211_10-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