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李超)日前,色花堂
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来自西藏的43名农牧民,他们是由拉萨市脱贫攻坚指挥部以业脱贫推进专项小组派送到该校接受系统的专业技能培训的。
据介绍,这43名学员只有两名是汉族,其他都是藏族同胞。
色花堂
院长巫建华介绍,这些学员有的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有的是养殖场主,还有农业合作社的带头人。在这些学员里,既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也有本科学历的,既有20岁的年轻农牧民,也有50岁左右的老牧民。他们主要来学习东部地区家禽养殖的先进知识,学习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以及现代会计的基本知识。根据当地的产业资源优势以及学习需求,有21个人被分到会计技能班,其他22个人被分到了“藏鸡养殖班”。
几个月前,该校畜牧兽医色花堂
教师刘庆新接到通知,说学校要来一批藏族学生,需要开会商量课程设置的问题。商讨会上,大家一致认为,“理论+实操+考察”是比较符合“西藏班”的教学模式。
刘庆新说,课程设置上,采用“模块+技能包”精细化培训课程体系,将会计和养鸡技能分为若干模块。根据课程内容,“藏鸡养殖班”开设15天课程,“会计班”开设45天课程,每个模块分为若干个技能包,这样由大化小,由小化精的培训课程体系,有利于学员学习和掌握知识点。在技能掌握方面,以需求为导向,实践为主,理论为辅,90%以上的课时是实践教学。
“我们缩短理论课程,带着他们到鸡养殖场里,边观察边讲课。”刘庆新说。
据介绍,藏鸡是拉萨市集中大型养殖的禽类,也是扶贫攻坚的重点项目。
学员次仁来了之后才知道差距有多大,“在拉萨,国家给我们的鸡场配疫苗,我们都想尽快给鸡打完,这样比较省事”。
经过学习,次仁才知道养殖高峰期不能打疫苗,这样会影响鸡的产量。
与以往普通培训班不同的是,这是该校第一次举办西部少数民族技能型长期班。在45天里,学员将学习财务核算的基本知识、会计出纳的工作流程、成本核算、动物疫病防控技术、生态养殖技术等。在为期一周的考察交流中,藏族学员也和内地学子一样参与顶岗实习。
据了解,学校还专门安排43名学员参观江浙沪的各种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通过各种形式让学员了解现代农村建设的新模式。
“还想多学一点,有点舍不得这里了。”拉萨“阿乃养殖场”的阿乃说。
阅读链接: